信托公司人均年薪高达47.68万上市银行黯然失色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
  您的位置:首页 >> 证券要闻 >> 文章正文

信托公司人均年薪高达47.68万上市银行黯然失色

加入日期:2012-5-18 14:18:11

  人均年薪47.86万元,创利239.56万元——这一根据去年51家国内信托公司年报统计出来的数字,再创金融业新高,令上市银行28万元人均年薪的成绩黯然失色。

  不过,在国内诸多实体经济面临困境之时,金融业却不断呈现高收益与高收入的“两高”态势,引起各方关注。

  17日,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周广生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,信托公司等金融业爆发性增长主要缘于近年来信贷紧张局面,高额薪酬虽然与利润挂钩,但也不能忽视部分人员盲目扩张业务带来的风险,建议金融业的薪酬还应与风险挂钩,部分薪酬在确认无风险后再行支付。高增长带来高收入

  去年的信贷紧张局面给予信托业发展扩张的良机。据导报记者统计,51家公布2011年年报的信托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185.71亿元,人均创利239.56万元,多数公司与上年相比实现了50%以上的增幅。

  盈利的同时,信托公司的资产规模也出现了爆发性增长。目前,资产过千亿元的信托公司已达14家,多家信托公司的资产规模在去年实现数倍增长。其中,金谷信托增幅最大,达到616.6%;其次为西藏信托,总资产由2010年的33.74 亿元增长至182.944亿元,涨幅达544.2%;兴业信托去年较2010年增长了462%,排名第三。

  “主要是行业景气度好,受银行信贷紧缩的影响,许多企业客户把融资渠道转向信托。同时,信托业自身也在不断改进产品吸引客户,在居民理财方面发力,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。”周广生表示。

  事实上,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信托业并不罕见。自从施行“新两规”以来,信托业的资产规模不断刷新着纪录,2007年9491.53亿元;2008年1.22万亿元;2009年2.01万亿元;2010年3.04万亿元;2011年4.81万亿元;2012年一季度达到了5.3万亿元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周小明认为,照此速度,信托业的资产规模在不远的将来有望赶超保险业6万亿元的资产规模,跃升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行业。

  虽然资产规模还没有赶上银行业,但信托公司员工的薪酬水平已经跑到了前面。年报显示,在已公布年报的51家信托公司中,去年平均应付职工薪酬近0.7亿元。如此算来,信托业人均薪酬达到47.86万元,远超上市银行28万元的人均年薪水平,也超过了上市券商26万元的人均年薪水平。

  细分来看,部分信托公司的人均年薪超过百万元,几乎达到四大国有银行高管的薪金水平。如安信信托(600816)59名员工的人均年薪就超过百万元。各方垂涎

  信托业的高速发展引来各方垂涎。导报记者注意到,今年4月,摩根大通正式参股百瑞信托。此外,加拿大第四大银行蒙特利尔银行宣布,将根据中国信托业对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上限的有关规定,收购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旗下的中粮信托股权。

  此前,澳大利亚国民银行、摩根士丹利、苏格兰皇家银行、英国安石投资管理公司、英国巴克莱银行、麦格理集团6家外资机构已分别参股兴业信托、杭州工商信托、苏州信托、北京国际信托、重庆新华信托、华澳信托。

  “信托业务非常灵活,其他金融机构能做的它基本都能做,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做的它也能做。某种意义上,信托业是我国理财产品的创新中心。”周广生表示,正是看好信托公司在金融业的优势,其牌照遭到各方争抢,“特别是对于银行来说,参股信托公司可以拓展业务渠道。银信合作更加便捷,创造的利润更大。”

  据了解,目前已经有多家中资银行进军信托行业,如建行收购并更名成立的建信信托、交行收购成立的交银国际信托。此外,招行计划收购西藏信托的拉锯战已长达5年,民生也曾与陕国投谈判,不过最终未能成功。高薪酬难延续

  虽然信托业发展迅猛,但也存在不少问题。

  周广生认为,信托公司业务的灵活性给自己带来了麻烦,比如一些信托产品的发行和宏观调控相悖,常受到限制甚至面临整顿。如2000年以前,我国信托业就遭受过5次大整顿,至今尚有部分信托公司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处理完毕。

  同时,随着 《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》出台,监管力度不断加大,信托业原有“粗放式”的增长模式受到严重制约,业务增速明显下滑。如长安国际信托加快业务结构转型,信托业务规模从2010年的800亿元大幅下降至500亿元。而此现象并非个例,呈现出不断扩散的趋势。

  “信托公司的地域局限性和股权的高度集中,也不利于其业务在更大范围内施展。”周广生表示,信托业后期增速将下滑,员工的高薪酬也难延续。

  即便如此,目前国内金融业高薪酬也引起了广泛争议。“金融业属于高风险行业,薪酬应该与风险挂钩,而不是仅仅和当年的利润挂钩。”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向导报记者表示,金融机构薪酬是个全球化的问题,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就是由金融业盲目创新导致,金融机构高管在危机前敛财颇巨,危机爆发后他们也没有为此付出代价。若高管薪酬仅仅与绩效挂钩,则容易出现道德风险,为一己之利盲目扩张业务。

  周广生认为,虽然高薪可以帮助金融业留住人才,但金融薪酬体系需要重新设计,部分薪酬可以考虑延后支付。


以上信息为分析师、合作方、加盟方提供,本站不拥有版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据此操作,风险自负。
顶 尖 财 经 --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
Copyright© 2000 - 2010 www.58188.com